随着体育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旅行社联姻体育,打造“旅游+体育”的服务体验,这种服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旅行社业务的发展,但是,在“旅游+体育”的旅行体验中,体育却一直是旅游的配菜。
多年前的一次杭州骑行大会,让浙江新世界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看到了旅游业和体育联姻的前景。在那次旅游+体育的实验中,该旅游公司收获了更多的业务量,现在常年带队参加国际赛事已经成为它的特色之一。
但近十年来,这项业务一直只是该旅游公司的“配菜”,虽然每年业务量都会有所增长,但它在总业务当中的比重不过5%。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14年体育旅游市场规模达到1800亿美元,占旅游市场的15%,到2020年有望突破4000亿美元。在不少人看来,体育+旅游的市场前景无限。但在本地的旅游公司,这项业务为什么只能充当边角料的小角色?
从骑行大会到马拉松赛跨界尝到甜头
在赛道口,一群小朋友脚穿运动鞋,身着运动装备跃跃欲试,这是前不久2016济州国际和平马拉松赛场的一景。小朋友也能参加国际马拉松赛事?原来,这次微型马拉松试跑是新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项目。
为了迎合更多游客的要求,新世界旅游组织了“亲子马拉松”,每个小朋友都能参加2000至3000米的微型马拉松试跑赛。“我们的运动不仅仅只面向体育爱好者,普通游客也是我们服务的目标。”新世界旅游总经理助理陈苑苑说。
新世界旅游的体育旅游项目可以追溯至2007年。陈苑苑回忆:“第一次杭州骑行大会的高人气,让我们看到了旅游+体育的前景。”在骑行大会之后,新世界旅游又在体育旅游领域做了几次尝试,每次活动都有不少游客报名,陈苑苑说:“这些附加的活动提升了公司的业务总量。”
进军体育旅游领域,并不止新世界旅游一家。近几年,几大知名企业在体育旅游领域频频出手。2015年万达集团合并WTC、盈方体育成立万达体育对接万达旅游,阿里体育以赛事票务代理为切入点对接阿里旅行。凯撒旅游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进入体育领域,先后推出世界杯、欧冠、英超、西甲、温网等国际顶级赛事的旅游产品。
体育一直是旅游业内“长不大”的业务
现在,带旅行团观看国外赛事已经成为新世界旅游的常态。境外赛事报名、带队参加、领取比赛装备等等环节,对于普通的运动爱好者来说,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但却是一些旅游公司的强项。
虽然市场前景广阔,旅游公司优势明显,但奇怪的是,体育旅游一直只是新世界旅游当中并不重要的业务。“与我们的旅游业务总量相比,体育旅游的比重很小,后者只占总业务量的3%-5%。”陈苑苑说。
虽然从2007年至今,新世界体育旅游业务量在稳步增长,但从总比例来看,体育旅游一直是一个“长不大”的业务。陈苑苑解释:“体育的专业性比较高,对于旅行社来说,体育旅游需要投入不小的人力物力进行团队建设和业务线铺设。”她认为,体育旅游门槛较高,不是一般旅游公司想做就能做的。
相关人士认为,体育旅游壁垒较高,无论是马拉松、滑雪还是高尔夫,都需要在场地、装备、天气、行程安排等各个方面做到精细、专业和安全。这些工作需要由旅游业与体育专业的交叉人才来保障,而这正是旅游公司无法将体育旅游做大做强的原因之所在。
提高专业度成旅游和体育联姻的助推器
对于旅游公司无法将业务量做大做强的情况,本期创业导师缪亮也深有体会:“无法将体育旅游做大做强,问题出在专业度上。对于想发展体育旅游的旅游公司来说,首先要弄清楚两个概念:简单的叠加还是融合。”
在缪亮看来,现在从事体育旅游的多数公司发挥的只是简单的叠加作用。“举个例子说明,有些公司在欧洲有业务资源,它们便会组织足球爱好者旅行团赴欧洲游玩。把人‘拉’到欧洲之后,看几场球赛,找几个球星签名,然后便打道回府。表面上看似乎没有问题,但如此简单粗浅的服务真能留住消费者吗?”
“由于这些旅行社不懂足球,也不懂足球爱好者的真实需求,所以将体育和旅游融合在一起难上加难。”针对这一问题,缪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方法就是深挖!”
他所说的深挖,就是深入了解体育爱好者的需求,比如,在带足球爱好者赴欧洲游玩的时候,可以安排他们与俱乐部球员同吃同住,一起训练,还可以邀请对方国家的运动员定期来国内交流,这样的体验能让游客深入了解足球运动员的生活。
除了深入了解体育爱好者的需求,缪亮还提议发展并专注自己擅长的领域,“虽然足球和篮球同属球类运动,但它们的内涵却是大相径庭。做好体育旅游并不是所有体育运动一锅端,专注自己在行的领域,才能收到好的成效。”
本文转载自杭州日报,图片来自网络,原标题:为何体育总是沦为旅游的“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