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与奥运,从观赏到参与,中国拳击的市场化之路

2016-02-17    来源:禹唐体育
170900    0
春节期间,第四届CCTV贺岁杯拳王争霸赛正式在酒城泸州上演,CCTV贺岁杯拳王争霸赛是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以拳击贺岁的方式在春节期间以中国拳手为主,力求打造央视春节“一文(艺)一武(拳击)”的节目品牌。


禹唐体育注:

春节期间,2016第四届CCTV贺岁杯拳王争霸赛正式在酒城泸州上演,CCTV贺岁杯拳王争霸赛是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以拳击贺岁的方式在春节期间以中国拳手为主,力求打造央视春节“一文(艺)一武(拳击)”的节目品牌。2014,第二届CCTV贺岁杯WBC拳王金腰带争霸赛运营资本为350万元,央视也为此调动了最好的主持人、评论员和转播队伍,当年的收视率为0.59,收视份额达到2.1,高居央视体育频道春节期间所有体育节目榜首。

 

2015年在云南文山举行的第三届CCTV贺岁杯职业拳王争霸赛,在大年初四各台播出文艺晚会和综艺节目的包围下,获得了0.61的收视率以及1.844的收视份额,这个数字表明相当于有大约1亿人观看了比赛。


 

与往年相比,今年比赛的最大看点当然是所谓的职业拳击与奥运体制下的拳击之间的对抗,尤其是前WBC草量级(迷你轻量级)世界拳王熊朝忠与中国里约奥运会代表、APB个人职业冠军吕斌的对决更是引人瞩目。而根据两天比赛的收视份额大致计算出来的收视人数超过了2亿,其中根据禹唐的数据报告显示裘晓君与卡梅的拳王争霸赛收视率达到了0.81%,这也表明央视“贺岁杯”拳王争霸战创办4年来已经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贺岁杯“拳王争霸战”影响力越来越大,这项赛事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广告客户,两天比赛的广告时间总长达到52分钟,广告费超3000万元,这在以往国内举办的各种职业拳击比赛转播中绝无仅有,这也使得国内拳击赛事在实现市场化、商业化运营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就比赛本身而言,让职业选手(体制外)对阵奥运选手(体制内),自然是别出心裁也颇有新意与看点,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中国拳击的代表性人物邹市明在接受禹唐的专访时曾表示,奥运体系下的拳击规则与职业拳击在回合数量、技战术与身体素质要求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双方在进行对抗时也是有着很大的规则适应性上的差异。

 

知名拳击记者杜文杰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表示,由于这是一场拳击史上从未有过的传统职业拳手与奥运会体系的拳手对决,因此采用哪种规则就成为双方教练和裁判争论的焦点,国际拳联裁判委员会主席坚持按照国际拳联规则,拳手戴重量为10盎司的拳套,目的是更好地保护拳手免于受伤,而不是传统职业拳击重量为8盎司拳套。这种改变对更看重拳手击打效果的传统职业拳击,特别是力量型拳手来说,相对吃亏一些,像熊朝忠就是这种类型的拳手。


 

另外,在拳手遭到重击后读秒以及低头扣分等规定,最终都按照国际拳联规则,目的都是最大限度地保护拳手免于受伤。对此,代表非体制内的传统职业拳击推广人代表、云南众威拳击俱乐部总经理刘刚为了确保这场经过各方努力才促成的“贺岁杯”拳击赛如期举行而做了让步,显示出更看重这场比赛对推动宣传中国拳击的重要意义和社会效应,而不是结果。

 

因此虽然这次赛事仍有一些不足,同时也显示出目前中国的一流拳手多数仍在体制内生存,但从整体而言,央视贺岁杯“拳王争霸赛”已经完成了之前的既定目标,向着市场化大步迈进的同时也为拳击运动在中国市场上的推广做出了努力。


 

拳击运动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欢迎,原因绝不仅仅在于它的观赏性,事实上,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也是它能够如此成功的重要缘由。说起普通人的拳击,也许你会想到1999年上映的著名电影《搏击俱乐部》。不过在欧美流行的白领拳击或多或少和《搏击俱乐部》有点不同。

 

参与其中的拳手们白天都是精英白领,身着得体的西装制服穿梭在伦敦城内的各个金融中心里。他们拿着高额的工资,日复一日地在办公室里埋头苦干。而到了晚上,他们脱下西装,拿起拳套,迎接来自拳台下的掌声。这就是白领拳击。这些投身其中的拳手们平日里都是各个领域的精英人士,他们这些白领不会因拳击辞掉自己的工作,拳击对他们来说也不完全只是宣泄自己的手段。这项运动还被《金融时报》评为了“新高尔夫运动”。


 

《金融时报》称,人们喜欢拳击是因为拳击迎合了人类需要打击东西的天然本性——侵犯性是遗传特征,如果人类不具有这种遗传特性,就会被老虎吃掉;拳击给人一种独特的心理挑战——它和象棋一样,不同的是拳击要付出血的代价。

 

但这并不意味着白领拳击的合法性就能获得官方的首肯。2005年时,白领拳击被美国的纽约州认定为非法运动项目。同样,英国拳击监督理事会的秘书长罗伯特-史密斯看来:“这项运动太疯狂了。虽然拳击很有趣,那些拳手们也非常健美,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项运动非常危险。”


 

我们之所以会介绍欧美的白领拳击是因为在国内也有部分半地下的格斗比赛。根据华西都市报的报道,从2015年11月6日开张,到2016年1月2日,在成都一个占地不到50平米的酒吧里,一共举行了35场比赛,其中K115场、MMA5场、拳击13场,另外还有两场其他比赛。参与选手共70人次,其中登记为“健身房教练”或“职业拳手”的有10人次,“自由职业”或“司机”的有6人次,“学生”19人次。

 

这样的赛事当然也是有着一定的人身伤害风险的,然而这也正是其魅力所在。这样的酒吧中能将半地下格斗比赛办得风生水起,甚至吸引泰国拳手特意来华参赛,显示了包括拳击在内的中国搏击市场的潜力仍十分惊人,国内拳击爱好者的分布也十分广泛,同时在年轻人对搏击的参与需求也是较为迫切的,可以说我国拳击市场的未来值得期待。而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许多民间赛事仍有许多隐性的安全威胁存在,赛事的完善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我国拳击运动的市场化发展前景当然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当下真正做商业化运营时会遇见种种困难,需要通过资金的支持来培育这个市场,但既然市场上有着观赏与参与的需求,我们也能看到项目发展的趋势,那么我想我们就有理由对中国拳击的市场化之路抱有足够充分的信心与期待。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拳击网、华西都市报,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声明: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禹唐体育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转载/合作请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号:yutangxzs
相关内容

Copyright ©禹唐体育 京ICP备110373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