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2015杭州马拉松完美落幕。然而其背后不为人知的一起某企业针对赛事官方赞助商发起的恶意营销事件,再一次引发了行业对市场竞争规则和商业道德的重新审视和反思。
杭州马拉松,国内一线金牌赛事,其价值吸附力可见一斑。对于赞助企业品牌而言,赛事当天的品牌露出价值也不言而喻。同一类别品牌的排他性原则是赛事和赞助企业之间的权益规则。作为赛事方,有权利保护合法的官方赞助商权益,任何侵权行为下的炒作营销,都是对赛事权益的侵害。
尽管如此,无底线的侵权营销事件,仍有发生。
据组委会人员介绍:10月31日夜,赛前一天,杭马赛道饮品补给点(官方赞助商为怡宝)无端遭竞争对手恶意破坏;赛事当天11月1日6时起,身着某企业(非赛事赞助商)服装的大批人员集结起终点及赛道两侧,以强拉横幅、举广告牌、发放广告旗帜和饮品的行为恶意侵害怡宝权益;其间,该企业人员多次扰乱赛场秩序,甚至与组委会工作人员发生肢体冲突,不惜打伤工作人员……
行业规则底线在哪?品牌尊重跌至何方?
本应按照规则进行的营销活动,何以演变成蓄意恣事的闹剧?无视赛场秩序,无视跑友安全,这种不计后果的营销行为实在让人唏嘘。面对此种行为,试问品牌尊重的底线究竟跌至何处?
不难看出,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且以侵权为目的的营销行为。
一个拥有30000人规模的大型城市群体性赛事,其赛场安全措施的等级之高,可想而知。要在如此严格的赛场安保管控之下,进行百人以上有组织的品牌营销活动,绝非易事。
而这种以营销为名制造的侵权事件,不仅失去了对同行业品牌的尊重,更极大程度的对当天赛事组织的安保工作造成了干扰和阻碍。
侵权营销应禁止 市场规则不容胡来
一个看似成熟的企业在利益面前何以表现得如此失准?这背后折射出来的,实则是企业商业道德和价值观上的缺失。无炒作,不营销。所谓炒作营销,本来指的是一种能够吸引公众聚焦,最终把公众注意力转化为销售额、提升品牌资产的营销方式,但在某些企业商家眼里却演变成了无底线的投机侵权行为。打法律擦边球、无视公众利益、扰乱公共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种种行为,从一定程度,已是在公然挑战商业道德和行业规则,破坏市场良性有序的发展。
体育产业良性发展 侵权营销乱象该治
无论从体育产业的长远发展,还是商业市场自然规律来看,任何无视行业规范、无视商业道德、无视大众利益、恶意侵权的行为,其后果都是严重的。它所带来伤害和叠加效应,不仅是对某项赛事,更会对体育行业乃至整个产业造成强大的负面影响。
体育市场失去健康的发展空间,可靠的安保服务、完备的医疗保障服务、贴心的后勤供给、高质量的赛事直播……都将无从谈起。一个产业有可能被这种无底线的营销手段所拖累、伤害。
而归根到底,整个市场和体育人群都将为体育产业萎缩而真正买单。
本文转载自新浪跑步,原标题——杭马思考:侵权营销理应禁止 商业道德莫要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