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中国足坛几乎被一个名字和一个数字刷屏。这个名字叫孙可,这个数字是6600万。
一场转会就能够在中超掀起一阵波澜的时代早已远去。本赛季伊始,恒大先后创纪录签下了两名身价1000万欧元以上的外援。对此国内舆论界也仅仅就是感叹一下恒大之“壕”,查了查这两个人的底子,便不再关注了。但对于孙可,媒体们的热情似乎更高。
首先6600万人民币(约合940万欧元)虽然不比高拉特的1500万欧元,但也确实是中国本土球员中的身价第一高了。刚刚加入“土豪”行列的天津队也期望用这样的一笔钱确立自己在国内的“江湖地位”,而已经在亚洲杯上证明了自己的“国足新贵”孙可也可一举拿下了“标王”的桂冠,尽管一再表明自己不只是为了钱,但所有人都明白6600万的转会费和800万的年薪意味着什么。
其实这两年中国球迷已经开始逐渐习惯了中超球队的大手笔。从恒大的一家独大,到鲁能、上港、国安等队的百花齐放。以致中超居然已经在今年冬窗占据了全球转会费第二的地位,可以说这是与诸位“土豪”的大举进犯是分不开的。有人说,从远期来看,这样的投资对于中国足球是有利的,因为外援的引进会提高中超的整体水平,让中国球员得到锻炼。
诚然在外援引进上,如果能够真正请到国外高水平球员,确实会对中超甚至中国足球的整体发展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但是国内球员身价的暴涨是否也是如此呢?
据德国《转会市场》给出的数据,排在中国本土球员身价排行榜第一的是张稀哲,身价为150万欧元,而孙可仅列第四位,身价仅为87.5万欧元,是其真实转会费的十分之一不到!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真实身价如此,何来6600万呢?
这个问题其实即高深,也简单。学过高中政治经济的人都知道,决定一件商品价格的除了其本身的价值之外,还有供求关系。能够炒出10倍以上的身价,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国内对于足球运动员的供求关系已经到了极其扭曲的地步!
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难解释。由于体育发展和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在89到91年龄段的适龄球员极其稀少,用某些基层教练的话讲就是“一个省甚至都选不出几百个好苗子”。而处于这样年龄的球员刚好处于运动的巅峰期,这个年龄的断档让专业队在选材上都捉襟见肘,更不要提国家队球员选拔了。而孙可身为国家队球员,这样的光环更是难能可贵,毕竟一期国家队只有23个球员,而且都被几大国内豪门瓜分殆尽,孙可这样的“漏网之鱼”更成了多家俱乐部眼中的香饽饽。不仅泰达队,恒大、鲁能和国安等队也纷纷对孙可表达了强烈的兴趣。在如此惨烈的“国脚”争夺战中,如果不拿出点“真金白银”恐怕是很难如愿的,而从最后的结果上来看,也正是出钱最多的天津队笑到了最后。
但这样的繁荣能够靠钱支撑下去么?在我们之前的晚评中(《【晚评】英超之“罪” “人少”钱多的悲剧》)曾经分析过英超的衰落史。一个曾经辉煌无比的联赛,到如今却在欧洲战场上一败涂地,其原因与英超联赛长期以来靠金主支撑是紧密相关的。豪购球员,特别是外援,不注重本土球员的培养,国内球员水平下降、最终造成联赛和国家队整体实力大幅滑坡。可怕的是这些特质如今在中国联赛中都一一应验着。
6600万不仅是中国本土球员转会史上的最高价,更是埋在中超,甚至整个中国足球脚下的一颗地雷!
本文系禹唐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