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露营、桨板、飞盘、骑行着实火了一把,这些过去冷门小众的运动备受追捧。研究并置办各种装备成了不少爱好者乐此不疲的事情,每到假期运动场地基本全线告急。进入直播间在线跳操、跟着手机应用一个人“修炼”,早已成为不少人的一部分日常;贵州山村里“村BA”篮球赛的风靡,更是带给人意外惊喜。
全民体育热潮下,体育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线上线下体育消费方式的拓展,体育类型及运动场景的丰富,体育消费市场的潜能被持续激发,体育消费热持续升温。一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我国人均体育消费金额不断提升,2020年同比增长超三成。在电商平台设置的购物节中,运动户外已成为成交增速最快的几大品类之一。
就需求刚性而言,体育消费不及衣食住行,更多属于精神文化消费的范畴。如此说来,体育消费热,一定是以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为基石和支撑的,人们收入的增加正是激发体育消费能力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它也折射了人们消费需求层次的变迁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优化。如果进一步考虑到体育消费的偏好黏性和可持续性,体育消费或将在消费结构升级中发挥更为重要的引领作用。
处于进行时态的体育消费热,还与多年来我国全民健身战略的持续推进不无关系。体育赛事的丰富和身边化,让更多体育运动被看见。不断增加的健身场地面积和服务组织,降低了人们亲近体育健身的门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的运动热情与激情得以安放。肉眼可见的是,北京冬奥会的举办,让冰雪运动持续“出圈”;近两届全运会增设百余项群众赛事活动,带动更多人的体育消费从随意性走向专业性。
未来的体育消费,面对的是一个技术更加发达多变、需求更加个性多元的时代。尤其是随着网络原住民大规模涌入成人社会,他们的知识结构、消费需求及生活方式不同于传统体育产业的追随者,也因此必将催生智能体育、娱乐体育等新需求及新业态。这呼唤体育产业不断改革创新,推动传统与新型体育业态的融合与互动,进一步丰富体育消费场景,提高体育消费产品及服务质量。新一代体育消费的参与者,也将是体育传统及文化的传承者、塑造者。
体育消费一头连着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及消费结构转型,一头连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唯有实现其自身内生性、可持续性增长,方能顺应发展新趋势和新期待。值得强调的是,体育产业发展、体育消费升级,不仅创造经济价值,其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样不可小觑。引导和培育体育消费市场主体、补齐全民健身公共资源与服务不足不均的短板、持续推进体育消费文化建设,必将推动体育发展实现新突破,更充分释放体育消费的综合效应。
近日,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共建体育强国,共享发展成果,我们期待更多改变在你我身边发生。
本文转载自光明日报,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为红火的体育消费再加把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