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唐体育注:
过去的2020年,对于许多体育产业的从业者来说是难忘而苦涩的,突如其来的疫情对这一原本处于蓬勃发展轨道上的产业是一次重大打击。疫情重塑了体育产业的形态,也成为很多变革与发展的催化剂。
江苏省体育局对省内399家体育产业企业做过一次抽样调查,其中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平均停业1个半月,全省122场计划赛事中有79场取消,赛事运营企业平均停业3个月以上。九成以上赛事服务类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收入下滑,体育场馆平均停业在3个月,85%的场馆收入下滑,健身和培训业停业时间更长,有的甚至达到了5个月,平均在3.5个月以上。整体看来,疫情对江苏体育产业的企业影响比较大。
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副院长王凯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体育产业的影响是分类化、阶段化的。具体来说,前期对于整个产业是全面性的影响,然后在一两个月之后出现分化,体育传媒业因为前期国际赛事照常举行,因此受到的冲击并不算大,但到后来因为国际赛事的接连推迟或取消,造成了“赛事荒”;赛事、健身、休闲、各类俱乐部等业态,从一开始就受到影响,持续的时间也最长;体育用品制造业在一开始受到影响,但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实现了迅速复苏,某些体育用品企业的业务还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郑芳也表示:“打击是有的,最大的打击是在服务业上面。从体育用品制造业来看,尤其是有跟国外有外贸服务的企业,基本上没什么影响,反而是越做越好,业务是向上反弹的。”
以游艇制造和销售作为主攻方向的浙江华鹰集团,在疫情期间的业务进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影响相对有限,而且由于世界疫情形势的变化,订单量还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
华鹰集团副总裁金音说:“从销售额来看,2020年相对于2019年增长了近30%,今年预计比去年还要增长30%。”
江苏省体育产业指导中心主任孙金荣介绍,2020年江苏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整体情况不错,由于疫情期间群众和国外对健身的需求增加,国外的订单有利好,国内的小型健身器材出现了逆势增长。“康力源2020年营业收入5.97亿元,同比增长60%,南通铁人2020年出口额3250万美元,出口比重在2019年是31%,2020年上升到44%,其他的企业都有不同程度增长,特别是家用跑步机、健身车、弹力绳、瑜伽垫等等,销售非常火爆,企业都在加班加点生产。”孙金荣说。
相比较而言,以赛事和培训为主要依托的大型场馆运营则面临了更大的挑战。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主任顾雷锋用“悲惨”这个词来形容疫情严峻阶段的经营情况,在那段时期,健身休闲、大型活动、体育培训陷入全面停滞,人员不能聚集,造成闭馆。一面是收入断崖式下跌,一面还要给数百名干部职工发工资,顾雷锋的肩膀扛上了巨大的压力。
在严峻的形势下,顾雷锋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打了一场“自保战”。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五台山的经营也终于开始有了起色,从2020年的6月到12月,五台山体育中心每个月的营销数据都高于2019年同期数据,实现了“月月超”。总体上看,2020年全年五台山体育中心完成营收9090万元,相当于2019年80%多。
回顾这一年,顾雷锋感觉疫情是一场洗礼,严峻的挑战对于队伍也是一次锤炼,大家的经营能力和经营理念都得到了提升。“去年的经营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做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得益彰。”顾雷锋说。
坐落于浙江杭州宏优体育主打青少年体育培训业务。公司总裁周佳琦介绍,在疫情形势比较严峻的那段时期,因为业务停滞,公司3个月亏了300万,但疫情带来的并不都是坏消息,因为通过这段时期,大家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又往上迈了一个台阶,因此在业务恢复正常以后,学员们上课的热情很快就恢复了起来。
周佳琦对于公司的发展相当有底气。“疫情对我们这个行业,对于健康,对于体育教育来说,其实反而是一个推动,像这种理念性的东西,需要的是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客户的意识才会慢慢增强。疫情来了以后,无论是新客户还是老客户,对于体育的意识都往前推进了,我们对此感觉还是比较明显的。”周佳琦说。
在疫情期间,多地有关部门都出台了对于体育产业的扶持政策,上海出台了《关于全力支持本市体育企业抗疫情稳发展的通知》,通过减免租金、金融扶持等12项措施促进本市体育企业复工复产。江苏围绕体育产业供需两端出台十五条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体育产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我们要建立一批联系点,一对一进行沟通,发扬店小二精神,无事不扰,有事必应,更加透明化、公开化地让体育产业企业知道政策。”孙金荣说。
本文转载自新华社,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复盘2020,疫情影响下体育产业的苦辣酸甜——体育产业系列调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