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盛看来,体育与运动分析科技的结合,只会带来“1+1>2”的效果。
体育运动的不断商业化,让各支俱乐部的价值不断攀升。根据高盛的统计,如果将北美四大职业体育联盟(NBA、NHL,MLB和NFL)与20家欧洲顶级足球俱乐部的市值相加,那么这些主流运动的市值总额将达到近2000亿美元,这大致和葡萄牙在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
当然,这一数字还将在未来继续攀升。以北美四大联盟为例,如今将商业活动、赞助商、媒体版权和门票收入相加,他们每年的收入总额高达640亿美元。而根据高盛的预估,四大联盟在2020年的总收入将突破700亿美元。
对此,高盛的分析师克里斯托弗·沃尔夫表示:“有朝一日,当人们对竞技体育的无限热情,与IBM Watson这样的智能科技产生碰撞,那么只会激荡出更加汹涌澎拜的火花。”
如今,体育领域对GPS定位、生物测量传感及光学追踪等运动分析科技的加倍青睐,便是这种“火花”的集中体现。换言之,运动员们的每一个动作,甚至是一次肌肉抽搐,都离不开这些先进科技的监测和分析。
譬如在NBA赛场,曾经用于导弹追踪的SportVU系统,同样可以记录下比赛场上所发生的一切。这套球员追踪分析系统可以通过球馆上空的摄像机,将每位球员的跑动、触球、传球、投篮,甚至是造犯规比例等潜在的数据记录,并将其用于比赛数据整合分析和专业项目的数据统计等需要。
不过,NBA赛场的“黑科技”还远不止SportVU这样的运动分析系统,裁判专属的回放技术,可以让误判逐渐避免;地板的灯光秀技术,则能为球迷们带来更加震撼的观赛体验;纳米技术甚至可以在未来修复球员受损的韧带,让饱受伤病困扰的他们重获新生;重夺总冠军的勇士队更是坐拥各种可穿戴设备,在监测数据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脉冲信号增强肌肉记忆……
除此之外,非职业运动员同样是运动分析科技的重要市场。根据高盛的预估,如今全美的职业运动员数量只有1.37万,但大学领域的业余运动者却高达48万,高中更是有将近800万的运动者——这些人群同样推动着运动分析科技的飞速发展。
高盛认为,这一庞大群体让运动分析科技的发展领域得到拓展。除了针对职业运动员的各种统计与分析,这种科技也可以为业余运动者带来伤害避免、健康恢复等功能。沃尔夫表示:“生物识别数据可以测量出使用者的过度劳累或疲劳迹象,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运动者的潜在伤害。”
那么问题来了,运动分析科技还能在未来造福更多的领域吗?
本文转载自界面新闻,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原标题:体育+运动分析科技? 著名机构高盛看好这对组合